第48回 候审无心惊事重 诉冤有据令君悲

月缺重圆自有期,诉题前事实堪悲。
玉叶金枝栽秽土,遭冤千古最为奇。
当下妇人曰:“包大人,尔乃铁面无私的清官,审究明多少奇冤重案,只忧我此段冤情审断不清了。”包爷曰:“到底什么冤情,休得含糊隐讳。”妇人曰:“吾原乃先帝真宗天子西宫李氏,正宫即今刘后也。十八年之前,吾与刘后身同怀孕,其时真宗天子与寇准丞相往解澶州之围,御驾亲征,尚未还宫。
我在宫中产下太子,宫娥内监已有知者。过不刻间,正宫刘氏忽又报生公主,谁知一刻祸生不测,起于当时。”包公听此,眼睁睁呆想来:若是真情,此是李宸妃娘娘了。当初先帝兴兵往澶州,去后二载,吾由开封府后升知谏院,身在朝中干政。
遂问:“你在宫闱,有何人起祸?”妇人曰:“只为正宫刘氏心怀妒毒,与内监郭槐同谋。忽一天,刘氏自抱公主到我碧云宫来,只言乏乳,要吾乳娘喂饲。当时刘后假装美意,怀抱吾太子,又邀吾到昭阳宫赴宴。我即顺情,即日同行。当时相遇内监郭槐,抱持太子同召。岂知早已藏过,我焉知是奸人早施毒计。后来饮宴已毕,要取回太子,他言郭槐怀送太子先还碧云宫。我并不多疑,至回内宫,有宫娥言郭槐方才将太子放下龙床,称说睡熟,不可惊他,又用缎罗袱盖了。我只道是真情,又思小儿子不多惊扰,直至晚才揭开罗盖,要看儿子。不料一看吓得死去还魂,床上盖的乃血淋淋的死狸猫也,方知刘氏、郭槐毒计陷害。是时,只因天子兴兵未回,怨海仇山怎发泄?
岂知是夜刘氏、郭槐,胆大包天,又生恶计,谋害于我,即晚放火烧吾碧云宫。当晚得寇宫女通知,盗取金牌,悄悄教吾扮为太监,腰挂金牌,连夜逃出后宰门。临去时说明太子已交付陈琳抱去,故又指点明我,别无去路,且住南清宫八王爷府狄氏娘娘处。是他心慈善良之人,定然收匿,且待万岁回朝,然后奏明此事申冤,奸后狠监自难逃脱。当日只是心忙意乱,便依此而行..。”
包公听到其间,连忙跑近数步,又跪下曰:“未知狄太后收留否?”妇人叹声:“我乃女流之辈,久居深宫,从不曾至街衢一步,焉知八王爷府在那方,故觅寻不到南清宫。可怜黑夜中孤身只影,灯火俱无,步行步跌,顾影生疑。忽闻后面似有人追迫,胆战心惊,晕厥跌扑在民家门首。岂期此家是一孤孀妇,郭姓,夫君上年身死,但此妇中年人,身怀六甲。当夜救苏醒,邀吾进家,问及来由。我亦不敢说明真明,只言夫死翁姑逼勒改节不从,私为逃避。但此妇为人厚道有情,收留作伴。后来生下遗腹子,仅得半载,可惜此妇一命归阴,只得吾将此婴儿抚育。不一载,祸不单行,又遇隔邻失火,累及遭焚,一物难携,止逃得命。出于无奈,远出京城。后来得闻圣上班师,岂知八王爷上年已归仙界。圣上归朝未及半载,又闻颁诏,先帝殡天。岂非老身无望还宫也!惨守此破窑,屈指光阴将已二十载。”包公曰:“娘娘如何度日?”妇人曰:“言来也觉惨悲,守此破窑,那得亲情看顾,只得沿门求乞,以度残生。
抚养孤儿长大,取名海寿,年交十一二即知孝顺娘亲。子母相依,实难苦捱。幸得他十力辛勤,寻下些小生理度日。不料连年米价如珍,至夏天身受蚊虫毒噬,天寒不得暖服沾身,千秋苦捱,直至今日。每思腹里苦水,只有自知。近数载,双目恼盲了,若非孤儿行孝供养,一命亡之久矣。”言未了,嚎哭起来,咽噎喉塞,说不出话来。
郭海寿在旁顿然惊呆了:“原来我身不是他产下的,嫡母早归黄泉。”包公亦带惊,又说:“请问娘娘,你儿子既长成,何不教他引汝到南清宫去,甘心受此苦楚,何也?”妇人曰:“大人有所未知,古言:画虎画皮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
尚做了蝇投蛛网,思脱难矣。”包爷曰:“请问娘娘,当年太子怎生着落?”妇人曰:“方才说至寇宫娥通线救我,尚未说明。即日狸猫换去儿子,刘后差寇宫女将我儿撂抛金井池,幸他不忍加害,奈何欲救难救。喜遇陈琳进苑,怀抱儿子到南清宫,交狄氏收留。数年后,八王归天,那先帝班师回朝。后闻颁诏,册立八王长子为皇太子,故吾知当今是吾亲儿。只可怜母在破窑苦捱,受尽凄凉,弄得双目失明,子母无依。昨夜三更,偶得一梦,只见一神圣自言东岳大帝,言吾现今灾星已退,有清官可待明冤。当即问清官是谁,神圣言龙图阁待制包大人,乃忠梗无私清官,教吾将此段情由诉知,许我散开云雾,得月重圆也。我又问,陈州地面多少官员来往,那知谁是包公?大帝又言:要知的确包公不难,他脑后生成偃月三叉骨,是以方才摸有三叉异骨,方肯吐露十八年前之冤。若得大人与我断明此案,感德如天了。”言罢,泪下一行。
郭海寿想来:可笑母亲,既然是当今太后,有此大冤,遭磨此难,在我并不泄出,直到今天才知他不是我生身嫡母。但太后遭此大难,不孝要算当今圣上。又有张龙、赵虎闻此遍言,吓得魂不附体,低伏地中,不敢抬头。包公又请问:“娘娘,那当今万岁是汝所产,有什么凭认否?”妇人曰:“何言没有记认?手掌(山河),足踹(社稷),隐隐四字为凭,乃是吾嫡产儿子也。”包公倒伏尘埃,吐舌摇头,曰:“可怜娘娘遭此十八年苦难,微臣也罪该万死!”妇人曰:“大人言差了,此乃吾该有此飞灾也。若究明此理,断饶不得郭槐。望祈大人为吾表白重冤,即死在破窑,也得瞑目了。”包公曰:“娘娘且自开怀,微臣今日赶回朝中,于此顶乌纱不戴,也要究明此冤。
望祈娘娘放开心绪,且免伤怀。”妇人曰:“若得大人与吾伸明冤屈,吾复何忧?”包爷曰:“娘娘且耐着性,等候数天,回朝将此事究明,少不得万岁也排銮驾自来迎请。”妇人应诺。
当日包公差人,速唤地方文武官来朝见太后。宫院赶办不及,须寻座奇雅楼房,买取几名精细丫鬟。是时三月初,天气尚寒,赶办些暖服佳馔供奉。双目不明,速觅名医调治,若一人懈慢者,作欺君罪论。两名排军如飞分报。李氏曰:“大人不必费心,老身久居破窑,落难已久,侍奉又有孩儿,望大人不必动劳众官了。”包公虽然应允,但安顿了太后方得放心。
当下妇人道:“我儿,汝且代娘叩谢了包大人。”海寿领命,上前道:“大人,吾家母拜托于大人,祈代伸冤。”包爷曰:“多在本官担承。”海寿曰:“如此,待叩谢。”包公想来:此人目今虽是贫民,但与太后子母之称,倘圣上认了母后,他是个王弟王兄了。当时还礼起来,连称:“不敢当!为臣理当报效君恩。”妇人又道:“大人站于何处?”海寿接言曰:“跪了许久也。”妇人曰:“大人,快些请起!”包爷曰:“谢恩!
娘娘千岁!”起来立着,细看娘娘,发髻蓬蓬,衣衫褴褛,实觉伤心。丢下龙楼龙阁、御苑王宫,破窑落难十余秋,幸得孤儿孝养,他实乃圣上救母恩人。
不表包公思想,众排军惊骇,有窑外观看众民,交头接耳,多称奇异,再不想这求乞妇人,是一位当今国母。一人言曰:“曾记前十载到门讨食,孩儿尚幼,哭泣哀求,被吾痛骂,方才踱去,后来母子不再来了。早晓他是当今太后,也不该如此轻慢。果然海水可量,人不可量也。”众人听了,皆是叹息。
此时来了许多文武官,将闲人驱逐散,不许罗唣。只见破窑门首,立着包大人,众官员多来参见,垂首曲腰。众曰:“太后娘娘破窑落难,卑职等实出于不知,其咎难贷了。”包公冷笑曰:“本官道经此地,即知太后在此,可怪你们在此为官,全然不懂?少不得本官还朝,奏闻圣上,追究起来,你们官职可做得稳安否?”众官员曲背俯腰,再恳曰:“大人格外开恩,卑职等不知太后落难,实有失于觉察之罪,求大人海量姑宽。”
包公闪过一旁,曰:“你等文武员到此,理该朝见太后也。”
众员应诺,即于窑门外,文东武西,通名道职,山呼千岁朝见。
海寿远远瞧见,叫道:“母亲,外厢许多官员,在此叩见。”
妇人曰:“教他各请回衙理事,不必在此伺候。”郭海寿踱出曰:“众位老爷,且听吾家母吩咐,各请回衙理事,不必在此叩礼。”众员虽闻如此说来,仍不动身,共启包爷曰:“卑职方才奉命,已差人速办雅室,挑选丫环,供备朝服。”包公曰:“如此才是。”忙进内曰:“臣包拯启禀娘娘。”妇人曰:“大人有甚商量?”包爷曰:“臣因国家大事,却要还朝速办,故抛下赈饥公务事回朝,不想偶遇娘娘一段大冤,更不能耽搁。
臣已着地方官好生安顿娘娘,臣即别驾,还望娘娘勿得见怪。
臣回朝即奏明万岁,理明此事,即排銮驾来迎请了。祈娘娘且放宽怀,有屈多几日。”妇人曰:“吾身久贱居破窑,今何用奢华?免劳盛心牵挂。且本地官员,政务太繁,岂可再劳他等?
有烦大人传知众官,一概俱免,日中不必到来。”包公谢别,出窑门,有言谕众官:“太后吩咐,日中朝见问安,一概俱免,以省繁劳。此皆太后仁慈体恤之恩。但凤凰可栖于荒林之地,方才吾言必当依办,但本官因有急事还朝。”众官连连共喏。
言罢即吩咐起程,众官相送,众差役一路呼道而去。当日张、赵二人安心了,私议曰:“落帽风实乃奇事,教吾二人好苦差也。不想拿落帽风搜出天大重事,大人又一力担承。但不知此事办理得安否?”
再说众官见包公已去,不敢进破窑,只在门外站立。少刻有几位夫人,各带丫鬟进内,朝见请安,请娘娘沐俗更衣。岂知太后也不沐浴,也不更衣。言曰:“吾在茅居十几载,已经苦捱了,不必你们费心,各自请回。”众夫人俱觉不安。那知太后执性如山,众人无可处置。又有承办役人,禀上众位老爷,言:“已经觅了幽雅室一所,可权为宫院。”又请太后迁居,岂知太后又言:“茅居久住,不劳众官。请且各回衙去。”众官再三恳求,太后只不允请。众官无奈,只得于茅窑前后立刻唤工匠,赶造宇房。一日三次,丰膳参茸药,一切调停。众官商议:“太后不愿更衣,只求郭海寿可准了。”当下众官来恳求,海寿曰:“既吾娘亲不愿更衣,也非众位老爷之咎,且请回衙中,不然反激恼他了。”众官无奈,只得听其自然。当时定下男官一班,女夫人一群,天天来请安。太后有百味珍馐不用,母子只淡饭清汤常用,仍居破窑。丫鬟一人不用,仍打发回众官衙。
却说包公不分昼夜,赶回朝中。其时乃三月初五,尹氏夫人初二终世,不过仅得四天。包公一进开封府,天色已晚,回至衙署中,众衙役齐齐跪接。内堂夫人迎接坐下,先请安,复问:“老爷奉旨赈饥,如今回来,岂非完了公务也?”包爷曰:“赈饥公务,尚未清楚,但本官因国家大事而回。”夫人还要诘情由,包公曰:“国家政事,非夫人所知,不必动问。”夫人不敢再言,只命人备酒与老爷接风,言几句饥民苦楚,别的不言。不知包公来日面圣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 


上一回:第47回 落帽风无凭混捉 真国母有屈详伸
下一回:第49回 包待制当殿劾奸 沈御史欺君定罪
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国演义</font>

    三国演义

    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,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。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、刘备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白眉大侠</font>

    白眉大侠

    《白眉大侠》讲述宋朝仁宗皇帝执政期间,以徐良、蒋平、白芸瑞为首的三侠、七杰、小五义等众开封府校尉,在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隋唐演义(216回版)</font>

    隋唐演义(216回版)

    《隋唐演义》评书讲述的是隋王朝临末日时,以瓦岗寨为首的起义军,联络朝中被隋炀帝迫害的将领,推翻隋朝,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岳飞传</font>

    岳飞传

  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,自幼拜周侗为师习武。与张显、汤怀、王贵、牛皋结拜。他投军报国,大闹武科场,枪挑小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小八义</font>

    小八义

    田连元评书《小八义》叙宋徽宗时,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彪、江湖好汉尉迟霄、唐铁牛、梁山好汉后代孔生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东汉演义</font>

    东汉演义

    秦末,沛公刘邦在芒砀山揭竿起义,三载亡秦、五年破楚,创下了大汉天下。到西汉末年,王莽害死平帝篡位称帝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杨家将</font>

    杨家将

    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(契丹)、西夏入侵的故事。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,前仆后继的感人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乱世枭雄485回版</font>

    乱世枭雄485回版

    长篇评书《乱世枭雄》讲的是东北王张作霖和其子少帅张学良的传奇故事,是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根据大量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童林传(300回版)</font>

    童林传(300回版)

    《童林传》评书说的是清康熙年间,童林(字海川)因贪恋赌博,将父亲气伤后被父亲赶走。他绝路逢生,不仅得到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侠剑</font>

    三侠剑

    《三侠剑》故事自“明清八义”开书,胜英年轻时因金镖误伤八弟秦天豹,与秦家结下“梁子”。后来“明清八义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水泊梁山</font>

    水泊梁山

    故事从西凉国进贡给宋徽宗一件宝物——紫金八宝夜光壶被高俅事先留下把玩而被盗开始,引出生铁佛盗壶觐见,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龙虎风云会</font>

    龙虎风云会

    评书《龙虎风云会》是长篇侠义评书《白眉大侠》的继续和补充,又可单独成章,并增加了公案情节。此书以房书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杨家将全传</font>

    杨家将全传

    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(契丹)、西夏入侵的故事。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,前仆后继的感人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大隋唐</font>

    大隋唐

    大隋唐传统评书又名《兴唐传》,据清乾隆年间话本小说《说唐》敷衍而成。北京流传的评书《隋唐》以清末“评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侠五义</font>

    三侠五义

    《三侠五义》原名《忠烈侠义传》,长篇侠义公案小说。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《龙图公案》及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