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部 鼎足纷争 第三十九回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

上回书说到诸葛亮骂死王朗,羽扇一指,跟曹真说:“我不逼你,你马上回去整顿军马,明日再战。”
双方退军。曹真把王朗的尸首用棺木成殓起来,命兵丁送回长安。这时副都督郭淮说:“都督,诸葛亮估计咱们军中治丧,可能今晚要来偷营劫寨。咱们可以将计就计,把兵丁分成四路,两路埋伏在山中小路,借机去劫蜀营;然后两路兵埋伏在咱们营寨外,只要他来,人马从左右杀出,诸葛亮必败无疑。”
曹真非常高兴:“你这办法正合我心。”
曹真往下传令,四路人马就埋伏好了。他们俩想得挺好,反而中了孔明之计,偷营没成功,魏军反而大败,退下十几里地,死了不少兵将,诸葛亮大获全胜。曹真和郭淮收拾残兵败将回到营中,一商议,郭淮说:“都督,干脆您派使臣到西羌借兵。”
曹真就派使臣到西羌借了羌兵十五万。结果诸葛亮借大雪天气,乘雪破羌兵。羌兵败走,诸葛亮还恩释羌人的丞相雅丹。郭淮和曹真还在营中等西羌人马呢,没想到魏延、赵云带兵两路杀上前来,先锋曹遵死在魏延刀下,朱赞死在赵云枪下。郭淮、曹真又打了败仗,想收兵回去,半途关兴、张苞又杀来了,魏军一直败到渭水。曹真收拾残兵败将,在渭水旁扎下大营。没办法,曹真只好写了本章,命人送到朝中,请万岁马上发援兵。
这天曹睿早朝,与众文武商议破蜀之策。华歆说:“陛下,看来您只有御驾亲征了。天子到了两军疆场,兵将人人效命,就可以打退蜀军,不然长安有失,关中就危险了。”
这时太傅钟繇走到龙书案前:“陛下,臣保举一人。此人执掌兵权。到阵前必退诸葛之兵。”
曹睿赶紧问:“老卿家举荐何人?”
“陛下,曹真都督虽然打了不少年的仗,但他不是诸葛亮的对手。臣以全家性命相保,保举此人可退蜀兵。陛下您想,当初诸葛亮打算兴兵犯境时,曾派人散布流言蜚语,而且贴出告示,结果陛下把此人削了兵权。诸葛亮为何这么做?就因为诸葛亮怕他。您削了他的兵权,诸葛亮才指挥人马兵出祁山。”
曹睿点了点头:“卿家不要再讲了,这件事我也后悔莫及。请问司马仲达现在何地?”
“陛下,听说他在宛城闲住。”
曹睿立刻下诏,派使臣拿着节复召司马懿,让他为平西都督,马上起南阳各路人马奔赴长安,而且曹睿要御驾亲征,在长安碰面。使者奉诏星夜奔宛城传旨不提。
再说这天诸葛亮正在中军帐办公,值日中军官进来禀报:“丞相,现有李严将军命他的儿子李丰求见。”
诸葛亮一听,是不是东吴陆逊借机出兵了,急忙吩咐:“叫他进帐。”
时间不大,李丰进来给诸葛亮施礼,书不细表。
“丞相,我是奉我父亲之命前来给丞相道喜。”
“不知我喜从何来?”
“丞相,您还记得孟达么?当初孟达归降北魏是出于不得已。自从他归降北魏后,曹丕非常喜欢他,委以重任。可曹丕死后,曹睿登基,朝中不少人嫉妒孟达,孟达日夜不安,就写信派心腹到永安宫面见我父亲,诸我父亲替他代禀丞相。北魏五路人马下西川,孟达就有心投降,但没得机会。现在听说丞相带兵出祁山,盂达愿领金城、新城、上庸三处军马马上起事,兵取洛阳,丞相取长安。这样,两京一定,汉室天下就可失而复得。所以我父亲命我带着孟达派的人和几封信前来面见丞相,这不是一件喜事么?”
诸葛亮一听,喜上眉梢,心说:太好了!如果孟达一反,带领三郡人马兵取洛阳,我指挥人马遘奔长安,汉室真有复兴的希望。难道天助我复兴汉室么?诸葛亮正耍传话厚赏李丰和盂达的心腹,话还没说出来呢。
“报!”
“何事?”
“启禀丞相,现在曹睿驾幸长安,而且司马懿官复原职,加为平西都督,带领本处人马于长安聚会。”
诸葛亮大吃一惊,心说:坏了!孟达刚要起事,司马懿一复职,孟达不易成功。马谡看出诸葛亮的神情变化了:“丞相,小小曹睿何足为惧?”
“幼常,上次我就跟你说了,我不怕曹睿,怕的就是司马懿重掌兵权。好不容易盼着孟达举事,碰上司马懿,他可不是对手。如果盂达败在司马懿之手,恐怕再没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取下洛阳了。”
“丞相,那您马上写一封信,让孟达提防司马懿不就行了么?”
诸葛亮不敢怠慢,赶紧给孟达写了一封信,让李丰把信交给盂达的心腹,马上让他回新城去见孟达。
孟达在新城也很着急,日日夜夜盼着好消息。这天心腹回来,把诸葛亮的信呈上,盂达赶紧打开一看,上写:
近得书,足知公忠义之心,不忘故旧,吾甚喜慰。若成大事,则公汉朝中兴第一功臣也。然极宜谨密,不可轻易托人,慎之!戒之!近闻曹睿复诏司马懿起宛、洛之兵,若闻公举事,必先至矣。须万全提备,勿视为等闲也。
如果孟达按诸葛亮的话办,大功告成。诸葛亮千叮咛,万嘱咐,让他小心谨慎。没想到孟达看完这封信,笑了:“都说诸葛丞相心眼儿多,今天一看,确实如此。有什么了不起的,不就是一个司马懿么?司马懿现在宛城,他要到我新城,多远的路;况且他要想办我,得到长安请旨。”
盂达就给诸葛亮写了一封回信:
适承钧教,安敢少怠。窃谓司马懿之事,不必惧也。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,至新城一千二百里。若司马懿闻达举事,须表奏魏主,往复一月间事,达城池已固,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。司马懿即来,达何惧哉?丞相宽怀,惟听捷报!
这封信送回来,诸葛亮看完后一跺脚:“坏了!孟达必死在司马懿之手!”
诸葛亮就敢下断言了,因为他知道盂达错了。诸葛亮知道,孟达所说的几点理由不是对付司马懿的办法,司马懿不是曹真,司马懿更不是夏侯林。马谡就问:“丞相,您为何说出这样的话?”
“幼常,兵法云: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。孟达算错了,司马懿根本不会给他一个月的时间。既然曹睿传下诏书,把兵权给了司马懿,司马懿遇见反寇,他还会去面见曹睿么?他必然马上带兵平叛。如果他知道孟达反了,会加速而来,不出十天准能到达新城,平盂达之乱,孟达措手不及!”
众将一听,心服口服。但现在这么远,谁能去指挥孟达?诸葛亮只好又写一封信,告诉来人:“你马上回去。如果孟达将军举事,千万别让任何人知道,一个人都不能知道,知道就坏了!让他按我的信办事。”
这个人马上回归新城。
这时司马懿在宛城已经接到曹睿的诏书了,正着急呢。别看在宛城,但诸葛亮每次捷报他都知道。司马懿仰天长叹:“没想到夏侯桥、曹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,要照这样下去,北魏就完了。”
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、二儿子司马昭素有大志,而且熟读兵书,深知兵法。他们就问:“父亲,您怎么这么说?”
“你们哪儿知道天下大事!”
司马师说:“是不是因为魏主不用您?”
司马昭笑了:“您别着急,过不了几天朝中必然宣您重掌兵权,出师灭蜀。”
话音刚落,外边有人叫门,天使持节而至,把兵权送到手里了。司马懿赶紧跪倒接旨。接完旨意后,他有了这个节,能够掌握兵权了,马上调动宛城所有军马。刚把人马调齐,这时有人求见司马懿。司马懿命来人进来,原来是金城太守申仪的家人,让司马懿屏退左右,有密事禀报。司马懿一问,来人说:“都督,需达要造反了。”
“什么?你怎么知道的?”
“我带的人在外边呢,一个是盂达的心腹李辅,还有他的亲外甥邓贤。”
“马上叫他们进来。”
邓贤和李辅来见司马懿,就把盂达要造反的事情说了。
司马懿手拍自己的额头:“这是皇上齐天洪福!诸葛亮兵出祁山,打一仗胜一仗,杀得人人胆战心寒。天子没有办法,才要御驾亲征。如果他不用我,孟达一反,指挥人马直逼洛阳,诸葛亮借机奔长安,两京一失,北魏就完了!孟达,你必然和诸葛亮合谋。我先把你捉住,诸葛亮知道后必然胆战心寒,自然会退兵。”
司马懿确实厉害。这就是盂达做事不机密。要说盂达这人缘儿也够可以的,心腹跟外甥都出来告密。就这样的人缘儿,你做事还不机密,逮谁告诉谁,能成功么?所以孟达这么做,诸葛亮寒心,也该着汉室天下不能复兴。司马师说:“父亲,既然孟达谋反,您立刻写表章,我去面见天子,好除掉盂达。”
司马懿乐了:“儿啊,你要去请旨,往返一月之间,孟达就成功了。”
不出诸葛亮所料,司马懿有了大权,你孟达反了,我还用到长安请旨?请旨就晚了!将来面君,我再把理由说清楚,现在必须得平孟达之乱。所以司马懿马上传令,命手下兵马立刻起程,一天走两天的路,走慢了,杀!同时他派参军梁畿拿着檄文连夜赴新城传令,让盂达准备人马,听从司马懿的调度,兵发祁山。
司马懿领兵走了两天,突然看见徐晃了。徐晃一看,赶紧下马来见司马懿:“都督,天子驾幸长安,您这是上哪儿?”
司马懿就在徐晃的耳边轻轻地说:“公明将军,需达造反,我去捉他。”
“既然如此,我愿为前部先锋。”
“好,公明将军,你我兵合一处。”
徐晃为前部,司马懿为中军,司马师、司马昭压着后队人马。又走了两天,前哨人马捉住一个盂达的心腹,押到司马懿面前,搜出诸葛亮的书信。司马懿仔细一审问,这个人从头到尾细说一遍,司马懿明白了。司马懿拿着这封信跟两个儿子说:“看见没有,世间所能者,所见相同。只有诸葛亮才能识破我的计谋。幸亏天子有福,盂达的心腹前来告密,不然北魏天下就完了。快走!”
司马懿真厉害,督促人马快走。而梁畿马不停蹄急行军,则为的是迷惑孟达:让你准备人马去打西蜀,那就说明司马懿不知道你造反的事。
这时孟达正调度人马准备起事,同时他约金城太守申仪、上庸太守申耽哥儿俩,让他们也准备兵马,一块儿起事。这二位表面上答应,可每天操练人马,就等着司马懿到了,好作内应。孟达全然不知。梁畿到了新城,传完都督的将令,孟达还问呢:“梁参军,现在都督何在?”
“都督已到长安前去面君了。”
孟达更踏实了:司马懿要是到长安,再回来得什么时候?他甭提多高兴了。他设宴款待梁畿,把他送走,马上命人告诉申耽、申仪:明天举事,三座城池都换上大汉旗号。然后他调动各路人马,兵取洛阳。准备已毕,就在这时,突然有兵将前来禀报:“将军,您快看看去吧,城外炮鼓连天,旌旗飘摆,不知哪里来了一支人马。”
盂达赶紧出衙,登城往下一看,有点儿傻了,只见城外的兵士是魏军,掌旗官高挑一面大纛旗,上边写着“右将军徐晃”。孟达赶紧传令:“关城门,扯吊桥!”
城门关闭,吊桥扯起。这时徐晃指挥兵将就到城下护城河边了,徐晃抬头高声喊嚷:“反将孟达,早早出来归降!如若不然,徐晃大斧之下,尔难讨公道!”
孟达急了,搭弓抽箭,认扣填弦,对着徐晃,吧嗒,哧!这支箭正射到徐晃的脑门上,“噗嗵”一声,徐晃从马上栽下来了。手下兵将赶紧把他救回去。盂达指挥兵将往下射箭,魏兵退了。魏兵一退,盂达以为徐晃在巡查疆界,他万也没想到司马懿来了,只想出城把徐晃的残兵收拾了。等他指挥兵将杀出城外,盂达可傻了,四面旌旗飘摆,掌旗官高挑大旗,大旗下正是都督司马懿。这叫迅雷不及掩耳,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。孟达眼泪都下来了,仰天长叹:“果不出孔明之料也!”
晚了!孟达只好马上撤兵进城,坚守不出。
可马懿见盂达进城,指挥兵将在城外扎下大营。这时徐晃中了孟达这支箭,已经死了,寿终五十九岁。司马懿马上命人护送徐晃的灵柩回归洛阳安葬。第二天,孟达登城往下一看,司马懿指挥魏兵把这座城围得铁桶相似。孟达胆战心寒,回到衙门,往这儿一坐,直哆嗦:我应该怎么办?诸葛亮还不知道呢。这时,有人禀报:“孟达将军,可能申耽、申仪将军来了,您赶紧瞧瞧去吧。”
孟达到城上一看,外边来了两支队伍,一面大旗上写着“申耽”,一面大旗上写着“申仪”。孟达以为这哥儿俩来救自己呢,马上调动人马:“冲出去,杀!”
城门打开,吊桥放下,孟达指挥本部人马杀出新城。这时申耽、申仪高喊:“孟达反贼,你还想活么?”
孟达见势不妙,赶紧拨马往回走。这时城上一阵梆子响,乱箭齐发,就跟过蚂蚱似的。孟达再抬头一看,又把眼睛闭上了,城头站着李辅、邓贤,已经插上北魏旗号了。李辅用手一指:“孟达,你还想回来么?我们已然献了城池,献给司马都督了。”
这时申耽过来,趁孟达这么一迷糊,一枪就把孟达扎死了,孟达尸身坠地。申耽随即把盂达的人头砍下,那孟达手下兵将还不归降么?李辅、邓贤把城门打开,迎接司马都督入城。司马懿进城安民,然后写了表章,连同孟达的人头派人送到曹睿面前。曹睿非常高兴,将孟达的首级号令洛阳城头,然后传旨,加封申耽、申仪的官职,让他们随司马懿去灭西蜀;让李辅和邓贤一个守新城,一个守上庸。就这样,孟达失败了。
这时司马懿领兵已经到了长安城外。司马懿进城拜见曹睿,行君臣大礼。曹睿高兴极了,亲自用手相搀:“仲达,朕一时不明,中了反问计,悔之已晚。现在孟达造反,要不是卿家前去,两京休矣!你立了盖世之功!”
“陛下,申仪密告孟达有反情,臣本想面奏陛下,可往来时间消耗,孟达就会成功,诸葛亮得逞,所以我才星夜赶去,没有前来请旨。”
说完,他把诸葛亮给孟达写的信往上一递。曹睿非常高兴:“卿家,你的学识胜过孙子、吴起!”
曹睿赐给司马懿金钺斧一对,告诉司马懿,今后遇见什么机密大事,用不着前来启奏,你可以便宜行事。这样司马懿的权力可就大了。曹睿传下口旨,命司马懿出关破蜀。司马懿说:“陛下,臣保举一员大将做先锋官。”
“卿家保举何人?”
“臣保举右将军张郃。”
“好!张将军勇冠三军,且久经大敌,朕也正想用他。”
曹睿传旨,命张邰为前部先锋,随司马懿来战诸葛亮。曹睿又命辛毗和孙礼领五万大兵遴奔渭水,以助曹真。
单说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兵出关下寨,人马安顿好了,命人请张郃到帐中。司马懿说:“张将军,诸葛亮平生谨慎,不敢造次行事。如果我用兵,我会指挥人马从汉中出子午谷,直取长安,长安早就到手了。并非诸葛亮无谋,而是他不肯涉险。”
所以说魏延兵出子午谷的意见非常正确,司马懿也是这个看法,只可惜诸葛亮没用魏延之计。可见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也不是一点儿缺点都没有。诸葛亮如果兵出子午谷,一支奇兵,可能《三国演义》现在就得改写了。张邰非常佩服司马懿:“都督,既然如此,您说这仗应该怎么打?”
“张将军,我想诸葛亮一定兵出斜谷,来取眉城。这样必然分兵两路,一支人马取箕谷。我已发出檄文,让曹真坚守郦城,守而不战;而且我也让辛毗、孙礼截住箕谷的道路。只要西蜀一出兵,你们想办法出奇兵迎敌,迷惑蜀军。”
“都督,那您人马往何处进兵?”
“张将军,你可知秦岭之西有一条道路,地名街亭?”
“都督,我知道,旁边还有一座列柳城。”
“街亭和列柳城都是汉中的咽喉要路。诸葛亮一定会欺负曹真没有准备,出街亭,出列柳城。张将军,我与你指挥人马直接奔街亭,如果拿下街亭,离阳平关就不远了。诸葛亮知道咱们奔街亭断其粮道,陇西一带不能守,他就得撤兵回归汉中。咱们届时指挥人马往前杀,战败诸葛亮。如果诸葛亮不撤兵,那也没关系,咱们就派出几路人马把各个小路的咽喉路口掌握住,派兵将把守。蜀军无粮,不出一个月就得饿死,到那时诸葛亮就被咱们生擒活捉。”
张郃一听,真是佩服司马懿,跪倒在地:“都督神算!”
“张将军,不必这样,赶紧起来。”
司马懿又嘱咐张郃:“话虽如此,诸葛亮不比孟达。将军身为先锋,对付诸葛亮不能贸然而进,一定派远哨近探打听清楚,他没有伏兵,才能前进;如果有伏兵,你可得留神,千万别中了诸葛亮的计策。”
“您的话我记住了。”
这就是司马懿惧怕诸葛亮的心理。所以说诸葛亮明白司马懿的想法,知道司马懿什么人性,他也是因人而定计,这是后话。
再说诸葛亮正在祁山的大寨,得知孟达失机的消息,虽然大吃一惊,但总算已有心理准备。但他听说司马懿出兵二十万,张郃为先锋,仔细一琢磨:张郃可久经大敌,司马懿更不是好惹的。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兵,他从何处进兵呢?当时诸葛亮就明白了:“擂鼓升帐。”
三通聚将鼓响,西蜀众将顶盔贯甲,罩袍束带,拴扎什物,全身披挂整齐;刀斧手、绑缚手、旗牌官、督粮官、司辰官、元辰官齐聚中军宝帐;关兴、张苞带领众将参见丞相,然后退立两旁。诸葛亮坐在帅案后:“众位将军,孟达败在司马懿之手,已经死在乱军中。而今魏主命张邰为先锋,司马懿率二十万大兵已奔祁山而来,我预料其必然进兵街亭。众位将军,街亭虽小,但是我西蜀咽喉要路,倘若失守,我大军无能为力,必然兵败汉中。不知哪位将军愿镇守街亭,以拒司马懿?”
诸葛亮已经把话说出来了,街亭是最重要的地方,如果失守,出祁山得三郡前功尽弃,这仗就算白打了。马谡挺身而出:“丞相,我愿镇守街亭!”
“马参军,我已然说了,倘若街亭失守,我军退兵汉中,咱们前边的仗就白打了。街亭是咽喉要路,无论如何不能丢失!”
“请丞相放心,我一定保住街亭。”
“马参军,你虽深通谋略,读兵书,晓战策,可街亭没有城郭,而且也没有险要之处,守是很难的!”
“丞相,我自幼熟读兵书,深知兵法,难道守不住一个小小的街亭么?”
“司马懿不是等闲之辈,再说先锋张郃是魏之名将,恐怕你不能对敌。”
“丞相,不要说司马懿、张郃,就是曹睿亲来,何足惧哉?如果我守不住街亭,愿以全家性命担保!”
诸葛亮放心了:谁能拿全家性命当儿戏?
“马参军,既然如此,军无戏言。”
“我愿立军令状。”
马谡立完军令状,诸葛亮放心了,让军政司把军令状收起来,然后说:“幼常,我给你两万五千精兵,再拨一员上将助你镇守街亭。王平何在?”
“在。”
王平站在帅案前。
“子均将军,我知道你平素谨慎,所以才以重任相托。你可要小心帮助马参军镇守街亭,安营下寨千万要在咽喉要路,使敌兵不能偷过我营寨。把营寨安好,马上画成图本送到我营,我要亲自观看。王平、马谡,你们遇到事情要商议而办,千万不要轻易做主。如果你们守住街亭,就是取长安复兴汉室第一件大功,千万记住我的话!”
“谨遵丞相之命!”
两个人出去点兵不提。
诸葛亮一想,还是不放心。
“高翔何在?”
“拜见丞相。”
“高将军,街亭东北有一座城,名叫列柳城,虽是山间偏僻小路,也可屯兵扎寨。我给你一万兵,你前去驻守,发出探马打探军情。如果街亭有事,马上派兵杀上前去,千万要帮助马谡、王平保住街亭的咽喉耍路!”
“遵命!”
高翔接过令箭,点齐一万大兵走了。诸葛亮看着高翔的背影,心想:他怎是张郃的对手?我还得派一员大将屯在街亭之右,帮助镇守列柳城和街亭。
“魏延何在?”
“拜见丞相。”
“文长将军,街亭这个地方实在太重要了,你带领本部人马在街亭后边扎下大营。”
魏延心里有点儿不痛快:你为何不派我镇守街亭,却让我到后边扎营呢?魏延往前走了一步,抱拳拱手:“丞相,魏延身为大将,理应镇守街亭,您为何把我安排在街亭之后?”
诸葛亮如何回答,下回再说。 


上一回:第三部 鼎足纷争 第三十八回 天水关孔明收姜维
下一回:第三部 鼎足纷争 第四十回 街亭失守空城退敌
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国演义</font>

    三国演义

    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,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。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、刘备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白眉大侠</font>

    白眉大侠

    《白眉大侠》讲述宋朝仁宗皇帝执政期间,以徐良、蒋平、白芸瑞为首的三侠、七杰、小五义等众开封府校尉,在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隋唐演义(216回版)</font>

    隋唐演义(216回版)

    《隋唐演义》评书讲述的是隋王朝临末日时,以瓦岗寨为首的起义军,联络朝中被隋炀帝迫害的将领,推翻隋朝,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岳飞传</font>

    岳飞传

  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,自幼拜周侗为师习武。与张显、汤怀、王贵、牛皋结拜。他投军报国,大闹武科场,枪挑小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小八义</font>

    小八义

    田连元评书《小八义》叙宋徽宗时,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彪、江湖好汉尉迟霄、唐铁牛、梁山好汉后代孔生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东汉演义</font>

    东汉演义

    秦末,沛公刘邦在芒砀山揭竿起义,三载亡秦、五年破楚,创下了大汉天下。到西汉末年,王莽害死平帝篡位称帝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杨家将</font>

    杨家将

    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(契丹)、西夏入侵的故事。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,前仆后继的感人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乱世枭雄485回版</font>

    乱世枭雄485回版

    长篇评书《乱世枭雄》讲的是东北王张作霖和其子少帅张学良的传奇故事,是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根据大量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童林传(300回版)</font>

    童林传(300回版)

    《童林传》评书说的是清康熙年间,童林(字海川)因贪恋赌博,将父亲气伤后被父亲赶走。他绝路逢生,不仅得到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侠剑</font>

    三侠剑

    《三侠剑》故事自“明清八义”开书,胜英年轻时因金镖误伤八弟秦天豹,与秦家结下“梁子”。后来“明清八义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水泊梁山</font>

    水泊梁山

    故事从西凉国进贡给宋徽宗一件宝物——紫金八宝夜光壶被高俅事先留下把玩而被盗开始,引出生铁佛盗壶觐见,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龙虎风云会</font>

    龙虎风云会

    评书《龙虎风云会》是长篇侠义评书《白眉大侠》的继续和补充,又可单独成章,并增加了公案情节。此书以房书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杨家将全传</font>

    杨家将全传

    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(契丹)、西夏入侵的故事。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,前仆后继的感人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大隋唐</font>

    大隋唐

    大隋唐传统评书又名《兴唐传》,据清乾隆年间话本小说《说唐》敷衍而成。北京流传的评书《隋唐》以清末“评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侠五义</font>

    三侠五义

    《三侠五义》原名《忠烈侠义传》,长篇侠义公案小说。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《龙图公案》及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