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 汉末风云 第四十一回 战官渡袁绍取胜绩

上回书说到孙权和鲁肃促膝而谈,一直谈到晚上,同榻抵足而眠。睡着睡着,孙权突然坐起来了:“子敬先生。”
鲁肃吓一跳,也坐起来了:“孙将军,您有什么事吗?”
孙权紧紧握住鲁肃的手:“子敬,有件事我想请教于你。”
“孙将军有话请讲,何必客气。”
“子敬,而今汉室倾危,四方纷扰,孤继承父兄基业,欲成王霸之事,恳求先生教我。”
鲁肃明白孙权是真心求教,看着孙权:“孙将军,我应该以实言相告。当初楚王项羽跟汉王刘邦争夺天下,人关后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,高祖想靠近义帝就办不到了。现在曹操就如同当初的项羽,他现在就是大汉站着的皇帝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孙将军不作为天子的近臣,不能靠近万岁,怎能效法齐桓公、晋文公而称霸天下呢?也就是说,你不能用天子之诏去征服各路诸侯。”
你不是汉献帝的近臣,就不能像从前晋文公、齐桓公那样扩充自己的势力,你不能操控其他诸侯。这点早让曹操占走了,没有你孙权的份儿了。鲁肃是孙权手下最有政治见解的人,到后来赤壁之战时,鲁肃主张孙刘两家联合破曹,也就是他有这么高的政治见解,能够审时度势为孙权设想。他这点跟诸葛亮为刘备设想一样。诸葛亮一切为刘备,而刘备是汉高祖二十一代玄孙,他处处要为大汉天下着想。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,首先要想到汉。鲁肃则不然,他一切从孙权的角度出发,所以在孙权面前,他敢于评价汉室。
鲁肃又说:“孙将军,我认为汉室天下不可能复兴了,曹操也灭不了。你只有稳坐江东,观察天下的变化,也就是坐山观虎斗,趁袁绍跟曹操在北方争夺之际,抓住时机剿灭江夏黄祖,进攻刘表的荆襄,把长扛一带都拿下来,建立帝号,然后凭借天险,进可以攻,退可以守,逐鹿中原,争雄天下,就像汉高祖那样立万世基业。”
孙权对鲁肃的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:“子敬,你说得太好了,太有远见了。有一件事我还想请教,你觉得袁绍这个人怎样?”
鲁肃摇了摇头:“孙将军,袁绍的势力确实不小,他占据冀州、幽州、青州、并州四川之地,可他目光短浅,心胸狭窄,有高人他不会用。而且他苛待百姓,成不了大事。我看袁绍早晚被曹操所灭。我们只要鼎足江东,就可以跟曹操势均力敌,将来抓住机会破他。可您要知道,现在刘皇叔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一旦羽翼丰满,不可限量。”
所以从此时就可以看出鲁肃十分重视刘、关、张弟兄。孙权这时只注意曹操跟袁绍,他就没听进去刘备这句话。孙权叹了一口气:“子敬,你这番话确实说到我心里去了,你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。”
鲁肃很高兴,第二天又给孙权举荐了一个人。这个人复姓诸葛,单字名瑾,琅琊人,就是诸葛亮的哥哥。孙权很高兴,拜诸葛瑾为上宾。在诸葛瑾面前,孙权也是虚心请教。诸葛瑾说:“孙将军,现在陈震替袁绍下书,要依我看,不论您帮着袁绍打曹操,胜还是败,对咱们江东都没什么好处,而且我认为曹操短时不易消灭,不如暂时顺着曹操,让袁绍跟曹操两家去打。二虎相争,必有一伤,这样才有利于江东。”
鲁肃一听,诸葛瑾的话跟自己不谋而舍,也非常高兴。孙权就决心把陈震打发回河北。
孙权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宴,命人把陈震请来,这就是给他饯行。孙权还挺客气:“先生这次来到江东,孙权多有怠慢,请不要怪罪。”
“在下岂敢。”
“先生请坐。”
陈震坐下。孙权说:“先’生,想当初家兄在世时早就想讨灭曹贼,只是自己力量太小。本初将军约我共讨曹贼,这也是我早就盼望的。可现在家兄突然弃世,江东有很多事情要办。我孙权刚刚继承基业,又年轻,自顾不暇,还请陈先生回去替我在袁将军面前多多拜上,江东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从现在开始,我们加紧准备,将来袁将军再有用江东之处,我们一定效劳。”
也不等陈震说话,孙权拿出一封信:“陈先生,请把这封信带回去交给本初将军。”
陈震是一个非常明白的人,尽管孙权说得非常委婉,但他明白人家不出兵,可还得按照使臣的礼节表示感谢。
书说简短,陈震回归冀州,书信呈上,把江东的事情向袁绍学说了一遍,袁绍才知道孙策已死,他的二弟孙权承继了江东事业。看完孙权的回信,袁绍“哼”了一声,心说:孙权,你借故不肯发兵,等将来有一天灭了曹操,我必兵发扛东,灭你孙权!小小的娃娃竟敢拒绝我!袁绍立刻传令,调动七十万大军进驻阳武,攻打官渡,与曹操决一死战。
七十万大兵行动起来,举动太大了。最忠于袁绍的谋士田丰在大狱里押着呢,他惦记军国大事,大兵一调动,在狱中的田丰也觉出了变化,就问狱卒:“主公是不是要出兵?”
“田先生,将军已然传令,七十万大军去打曹操,兵发官渡。”
“打不得,打不得!”
田丰急坏了,可现在自己在大狱里关着,没法出狱,只好上书进言。狱卒知道他是好人,赶紧预备好纸笔墨砚,田丰提起笔来一挥而就,写好后让狱卒呈给袁绍。田丰是这么写的:
臣闻大将军起兵七十万去伐曹操,诚惶诚恐,上书劝阻。目前只宜静守,不宜妄动。前者白马坡前颜良被杀,延津之战文丑惨死,此事不可忘怀。曹兵虽少,其锋正锐,应避其锋芒以待天时,若妄动干戈,后果不堪设想。臣冒死相鉴,望乞容纳。
田丰写得真好。没想到袁绍看完,往地上一扔:“好你个田丰!”
您看,这就叫忠言逆耳。当初曹操兵发徐州打刘备的时候,田丰劝袁绍发兵,袁绍不听,结果失去一个非常好的灭曹机会。后来不该发兵了,袁绍命颜良为先锋,十万大兵兵发白马。田丰劝他,袁绍不听,把田丰下了大狱。河北两员名将死在关羽之手。这回如果袁绍听了田丰的话,不出兵等待时机,将来鹿死谁手或许另有局面。可惜袁绍不听忠臣之言。逢纪最会看眼色行事。逢迎拍马。他恨田丰的智谋比自己高,所以看袁绍把信摔在地下,而且动怒了,凑在袁绍面前:“主公,您兴的是仁义之师,讨伐逆贼曹操,这是上合天意,下顺民心之事。没想到田丰不识时务,竟敢诅咒主公。”
“是啊,逢先生,你说的话我太爱听了。想我袁家四世三公泄代汉臣,食君禄当报君恩。曹操早怀篡逆之心,我不灭他,谁灭得了他?田丰在我发兵时出此不祥之言,我就应当把他立即斩首。”
旁边站着不少文武官员呢,这些人都非常同情田丰:人家忠于你袁绍,你怎能杀他呢?大家都跪倒在地给田丰求情:“主公,你可不能杀田老先生。兵马未出,先杀谋士,于军不利。”
袁绍虽然气得直咬牙,但又不能驳了大家的面子。
“你们都起来,告诉田丰,等我灭了曹操,再取他项上人头。”
袁绍立刻带着七十万大兵,浩浩荡荡直奔阳武。
兵到一万,无边元沿;兵到十万,彻地连天。七十万大兵,可以说草木皆兵,号角声音能传到百里之外。等到了阳武,七十万大兵扎下连营,长达一百里。袁军在营盘里出出人人,蚂蚁盘窝相仿。袁绍稳坐在中军大帐内,看着自己的谋臣和武将,认为这次灭曹操一定成功,稳操胜券。镇守官渡的夏侯悖立刻写了紧急公文向许都告急,然后指挥三万大兵守住官渡。公文送到许昌,曹操大吃一惊,这~惊非同小可,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。上次白马、延津之战,虽然打了胜仗,可并没有伤了袁绍的根本,没有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。这次袁绍七十万大兵倾巢而出,这是要决一死战。在这种关键时刻,就要看袁绍跟曹操谁能够在政治上、军事上站稳脚跟,抓住时机,谁就能把谁赢了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这部书里,官渡之战是决定袁绍和曹操生死存亡的战役。别瞧袁绍七十万大军,文有谋臣,战有武将,可曹操比他不是强一点儿,而是强多了。袁绍外宽内忌,多谋少断,而曹操审时度势,立刻召集众谋士商议良策。这些谋士也都知道当前的形势。曹操自从保着汉献帝迁都许昌,掌握了朝中大权,但他并没有篡位做皇上。曹操明白,各镇诸侯都想当皇帝,各自为政。倘若自己当了皇帝,就会树敌太多,而且失去天下人心,这些诸侯联合起来就得灭自己,所以才不当皇帝。他把朝中军政大权集中起来,掌握在自己的手里,控制着汉献帝。这一手高明狡猾。而且曹操也确实有治理天下的能力,袁绍在这方面比不上曹操。曹操是个军事家,熟读兵书战策,而且知人善用,礼贤下士,利用谋略,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。曹操为恢复经济,实行屯田制,挖掘河渠,兴修水利,开展稻田,一年的时间公粮就能得一百万斛,这是了不起的大事。曹操在他所有势力能够达到的地方,全部推行屯田制,曹操能够安定北方的生产。所以曹操在“显屯令”里说:“夫定国之术,在于兵足食。”
使国家安定的方法在于兵有足够的粮食。
话虽如此,曹操终归比不了袁绍的势力。曹操没有袁绍的出身高,袁绍四世三公,曹操是宦官之后。曹操地盘没有袁绍大,粮草没有袁绍充足,就因为曹操惹不起袁绍,才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他。其实,曹操的目的是想稳住袁绍,没想到现在稳不住了。袁绍兵发官渡,目的是要拿下许昌。面对这样的情形,曹操能不紧张吗?虽然他灭了吕布,灭了袁术,收降了张绣,也战败过刘备,但面对七十万大兵的官渡一战,曹操心里十分清楚:胜者王侯败者寇。面对这么强大的敌人,对曹操来说,只有三条出路:一条是跪在地下归降袁绍,一条是弃许昌而走,另外一条就是决一死战。曹操审时度势,决心跟袁绍决一死战,但他首先想到要稳住江东的孙权,所以立刻把张紘打发回去,封孙权为将军、会稽太守,然后留荀或看守许昌,亲自带领所有文武,统兵七万往官渡进发。路上,曹操的内心也难以平静。他知道,官渡非常重要,好比许昌的咽喉。如果官渡失守,许昌就保不住了,所以必须在这里阻住袁绍,然后借机进攻,把袁绍打垮,自己才能稳定住北方的事业。
再说袁绍得报后,乐得前仰后合:“众位先生、列位将军,曹操七万大兵要对付我们七十万雄兵,那还不把他们杀得人仰马翻?太好了!”
沮授一听,心说:骄兵必败。别看你七十万大军,你要这么骄傲,这么轻敌,可对这次战争不利。沮授想到这儿,冲袁绍深施一礼:“主公,官渡一战关系重大,成败在此一举。您别小看曹操七万兵,那曹操是奸雄之辈,您若大意,可要吃亏。”
袁绍瞟了一眼沮授,心说;你们老说这刺耳之言,招我不爱听,招我不痛快。
“沮授,你怎么又泼冷水?田丰在狱中上书,我差点儿把他杀了,难道你不知道吗?”
“主公,曹操统兵前来,来者不善。我们河北兵马虽多,但勇猛可比不上曹军;曹军虽勇,但他的粮草可比不上我们充足。我想曹操会急于跟我军交战。主公,河北军粮丰厚,应该缓守为上。曹操军粮接济不上,必然不战自退。到那时,您再指挥精兵乘机追之,一举歼灭,实为上策。还望主公三思而行。”
沮授的计策实在很高,可以说符合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的战略原则。可袁绍愚昧无知,他根本听不进去。他把脸往下一沉,桌案一拍:“走!胆大沮授。田丰慢我军心,你又来气我,待我战胜曹操,将你们一同斩首。沮授,你这是明知故犯!你以为我军中就没有大狱吗?来呀,把沮授给我拿下,拘于军中,待破曹后跟田丰一同治罪。”
“遵令。”
沮授还想分辩几句,捆绑手过来就把老先生摩肩头拢二臂绑了。田丰被收监入狱,沮授被拘于军中。袁绍还美呢,其实他把自己的左右手砍了,他拿田丰、沮授当绊脚石了。
这时曹操大队人马已然扎下大营,曹操立刻升坐大帐,点名过卯,发放军情。诸事已毕,曹操召集众文武议事。
“众位将军、列位先生,敌众我寡,敌强我弱,官渡之战如何打法,请各位献计献策。”
荀攸说:“丞相,袁绍七十万大兵并不可怕,我军七万精锐之众可以以一当十。可我军粮草不足,时间拖长了,粮草供应不上,动摇军心,不利于这次决战。”
曹操点了点头,他赞成苟攸这个看法。苟攸和沮授可以说英雄所见相同,可沮授的正确意见被袁绍否定了,而苟攸的正确意见则被曹操采纳了。
“公达,你说得太好了。立刻点炮,出营一战。”
曹营中三声炮响,营门开放,曹操亲自指挥人马杀出大营,直奔袁绍的营寨。大队人马到了袁绍营外,曹操吩咐一声:“我兵列阵。”
炮声一响,门旗开处,人马二龙出水式雁别翅排开,长枪短刀,刀斩斧斫,整齐严肃,军容严整。曹操在旗纛伞盖下,头戴相貂,身穿蟒袍,腰横玉带,足蹬官靴,怀抱令旗令箭,压住全军大队。众将盔明甲亮,众星捧月一般拥护着曹操。曹操命人擂鼓叫战。袁绍得报后,立刻点齐三万大兵,头声炮响,营门开放;--声炮响,旌旗飘摆,绣带高扬;三声炮响,齐催坐马,各抖丝缰,大队人马冲出营外。曹操往对面一看,袁绍几万大兵一排排,一行行,一列列,一队队,前边是大刀手,后边是长枪手,左边是棍棒手,右边是短刀手,布成一座五方大阵。五方大阵背后,一队挨一队的门旗,过了一会儿袁绍才亲自出马。炮声一响,门旗一开,亮出旗纛伞盖、金瓜钺斧,当中是一把黄罗伞,伞下一匹逍遥马,鞍鞴嚼环鲜明,马上端坐着袁绍袁本初,头戴金盔,身穿金甲,锦袍玉带,手擎金背大刀,真是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。黄罗伞的后边有一杆大旗,旗上写着:奉诏讨贼。曹操不由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,今天的袁绍可比当初讨董卓时气派多了。
曹操正想着呢,袁绍往前一纵马,身旁带着四员大将,张郃、高览、韩猛、淳于琼,来到阵前勒住坐骑。袁绍用手一指:“对面曹操马前答话!”
曹操带着张辽、许褚、李典、徐晃来到阵前,也勒住了坐骑。曹操用鞭一指袁绍:“袁绍,我在天子面前保举你为大将军,你为何无故叛反朝廷?”
袁绍一阵冷笑:“曹操,你身为汉相,实为汉贼。叛反国家的不是我袁本初,而是你曹孟德!曹操,你挟天子以令诸侯,横行霸道,所以我今天奉诏讨贼。你不下马授首,等待何时?”
曹操气坏了:“袁绍,你休逞刚强!”
曹操一回身:“文远,替我将逆贼拿下。”
“遵令。”
张辽双足一点镫,镫磕飞虎耱,催马擎刀直奔袁绍。张邰立刻举掌中金枪就迎上来了。两个人二话不说,二马盘旋,冲杀在一处。袁绍和曹操各自归阵。张辽是曹操手下很勇的一员战将,这口钩镂古月象鼻子大刀上下翻飞,扇砍劈剁,杀法厉害。河北名将张郃掌中金枪,见招破招,见式破式,套式还招,跟张辽杀了四十多个回合。打了一个平手。曹操在阵中点了点头,一挑大指:“好一员名将!众位将军,看来河北名将果然不少,这金枪张邰也称得上是一员虎将。”
曹操一夸张郃,旁边许褚不服气了:“待我前去迎战!”
许褚催马到阵前:“许褚来也!”
对面高览一看,怎么着,你们要俩打一个?还有我呢。高览催马舞刀来到阵前,迎住许褚,单刀对双刀。这样疆场上四员将杀成两对儿。双方炮响鼓响,呐喊声音叫战。这四员将又杀了几十个回合,仍然分不出胜负。
曹操心说:我可不能在这儿拖延时间。他命夏侯悖从左边往上杀,叫曹洪从右边向上杀,各带三千轻骑。两员战将高声喊嚷,率人马往前一冲,直奔袁绍五方阵的阵脚。等曹军从左右两方面快杀到近前了,突然五方阵后所有的门旗全开了,往四外一分,就听一阵梆子响,军中的箭弩就跟山洪爆发一样,给曹操的兵将来了个措手不及,曹军立刻就倒下一大片。这回曹操可吃亏了。袁绍一看,曹兵曹将中箭的特别多,高声喊嚷:“我军杀!”
指挥大队人马往前一冲,兵对兵,将对将,短兵相接,血肉横飞。这一仗把曹操杀得大败,曹操领着残兵败将逃回官渡。
袁绍旗开得胜,马上传令,移兵到官渡前扎下营寨。审配来见袁绍:“主公,我给您出个主意。”
“审先生计将安出?”
“主公,您可以调精兵十万,在曹操大营外堆起土山,然后把弓箭手、飞弩手搬到土山上,居高临下往下射箭。主公,咱们七十万大军,曹操才七万兵,围上他大营一射箭,上边打下边好打,曹操就受不了了。这样咱们能打胜仗,攻下许都,曹贼可灭。”
“审先生此计太妙了。”
袁绍立刻拨人筑造土山。人多好干活,一宿的工夫,土山就垒起来了。曹操得报,出中军大帐一看,这咬牙,就在曹操大营外堆了五十多座土山,而且在土山上全都有楼橹。楼橹就跟城墙垛子一样,上边不封顶,能从这窟窿里射箭,射飞弩。这时就听上边梆子一响,弓箭带飞弩奔曹操大营就射。这下曹操兵将可受罪了,白天不敢出来,只要一露头,箭就射下来了,躲不开,射到身上就完了。可有人白天非得出来,怎么办?把藤牌带上,上边往下射,顶着藤牌往前走。上边袁绍的这些弓箭手、弩箭手看着曹军的狼狈相,乐得前仰后合:“看见没有?射!咱们这叫上打下,不费蜡。”
一会儿射一阵,一会儿射一阵,曹操兵将一点办法都没有。曹操立刻把谋士请来商量,商量了两个时辰,谁也拿不出办法来。几天的工夫,曹营中被射死不少人。想做饭,想出来吃饭,想巡营嘹哨,只要你一露头,上边马上射箭。曹操急得坐不稳,睡不着。
这天刘晔进来了:“丞相不要着急,我给您想出了一种武器,能够破袁绍的弩箭。”
“子阳,你有什么高明的主意?”
“您看。”
刘晔说着,从袍袖里拿出一个小玩意儿往桌上一放。曹操一看,原来是一辆小车。
“子阳,这小车是干什么用的?”
“丞相,我这是给您做的小车,您就按这个意思做大的。这东西叫发石车,专门破袁绍的弓箭弩箭。”
“子阳,怎么个破法?”
刘晔从兜里掏出几颗黄豆粒儿,往车上一放,用手一捅机关。噼里啪啦,这几颗黄豆粒儿就飞起来了。曹操高兴:“子阳,太好了,你马上督工建造发石车,破袁绍兵将。”
官渡之战胜负如何,下回再说。 


上一回:第一部 汉末风云 第四十回 受遗命孙权领江东
下一回:第一部 汉末风云 第四十二回 劫密信许攸探虚实
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国演义</font>

    三国演义

    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,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。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、刘备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白眉大侠</font>

    白眉大侠

    《白眉大侠》讲述宋朝仁宗皇帝执政期间,以徐良、蒋平、白芸瑞为首的三侠、七杰、小五义等众开封府校尉,在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隋唐演义(216回版)</font>

    隋唐演义(216回版)

    《隋唐演义》评书讲述的是隋王朝临末日时,以瓦岗寨为首的起义军,联络朝中被隋炀帝迫害的将领,推翻隋朝,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岳飞传</font>

    岳飞传

  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,自幼拜周侗为师习武。与张显、汤怀、王贵、牛皋结拜。他投军报国,大闹武科场,枪挑小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小八义</font>

    小八义

    田连元评书《小八义》叙宋徽宗时,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彪、江湖好汉尉迟霄、唐铁牛、梁山好汉后代孔生、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东汉演义</font>

    东汉演义

    秦末,沛公刘邦在芒砀山揭竿起义,三载亡秦、五年破楚,创下了大汉天下。到西汉末年,王莽害死平帝篡位称帝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杨家将</font>

    杨家将

    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(契丹)、西夏入侵的故事。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,前仆后继的感人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乱世枭雄485回版</font>

    乱世枭雄485回版

    长篇评书《乱世枭雄》讲的是东北王张作霖和其子少帅张学良的传奇故事,是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根据大量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童林传(300回版)</font>

    童林传(300回版)

    《童林传》评书说的是清康熙年间,童林(字海川)因贪恋赌博,将父亲气伤后被父亲赶走。他绝路逢生,不仅得到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侠剑</font>

    三侠剑

    《三侠剑》故事自“明清八义”开书,胜英年轻时因金镖误伤八弟秦天豹,与秦家结下“梁子”。后来“明清八义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水泊梁山</font>

    水泊梁山

    故事从西凉国进贡给宋徽宗一件宝物——紫金八宝夜光壶被高俅事先留下把玩而被盗开始,引出生铁佛盗壶觐见,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龙虎风云会</font>

    龙虎风云会

    评书《龙虎风云会》是长篇侠义评书《白眉大侠》的继续和补充,又可单独成章,并增加了公案情节。此书以房书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杨家将全传</font>

    杨家将全传

    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(契丹)、西夏入侵的故事。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,前仆后继的感人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大隋唐</font>

    大隋唐

    大隋唐传统评书又名《兴唐传》,据清乾隆年间话本小说《说唐》敷衍而成。北京流传的评书《隋唐》以清末“评...

  • <font color='#FF0000'>三侠五义</font>

    三侠五义

    《三侠五义》原名《忠烈侠义传》,长篇侠义公案小说。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《龙图公案》及其...